当前位置: 首页 >> 原站栏目 >> 党建工作 >> 习研书院 >> 习研班 >> 正文

【习研沙龙】政府管理学院举办“中美贸易摩擦辨析”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8-10-19[浏览次数]:

2018919日下午410分,由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白云真老师主讲的“中美贸易摩擦辨析”专题讲座,于中央财经大学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202室准时开讲。讲座由李莎莉老师主持。据悉,此次讲座也是政府管理学院习研书院面向习研班开设的专题讲座。

 

李莎莉老师主持讲座

李莎莉老师言简意赅地向大家介绍了今天讲座的主题,随后请白云真老师开始讲座。讲座伊始,白云真老师指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了不受限于西方经济学的缺失,我们必须树立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以历史的、长远且广阔的视角审视当前的国际形势。

 

白云真老师辨析中美贸易摩擦

随后白云真老师指出,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原因:金钱与国家权力的平衡问题、资本流动性增大带来的世界商业政治地理调整、中国的新国民经济崛起、美国担心失去对联盟体系及全球政治的控制、权力转移分化与组织革命密切相关、霸权用政治军事力量颠倒资本的转移。

白云真老师说道,中美分歧源于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辩证法在“事件本体论”、“时”、“势”、“权”、“致”、“义利、内外”、“因时应势、顺势而为”七个方面分析了中美的思维差异,这些差异既反映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同时也包括主观行动的逻辑。

紧接着白云真老师以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详细分析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内在逻辑,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并非像西方经济学所说的是对自由贸易的不正常阻碍,运用政治经济学分析可发现其内在的逻辑性和必然性。

此外,白云真老师还向同学们讲述了当前世界格局与中美关系变化、时势与中美贸易摩擦、中国的化解之道等内容,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及中国的处境,启发同学们从历史大势的视角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思考当下的热点问题。

最后白云真老师指出,当前是中国自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机,同时也是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两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必然会出现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持续较长时间,中国社会各界需要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及时从包括调整经济结构在内的各方面做好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则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在座的同学们则应该以当一名合格公民、合格领导者、伟大领导者为目标不断奋斗。

 

同学们认真听讲

白云真老师的讲述结束后,李莎莉老师总结白云真老师内容丰富且思想深刻,作为更应具备历史责任感的政府管理学院的同学们,更需要在讲座结束后再仔细回顾讲座内容,把握这一种以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为基础的看待国际形势的新视角。

正如李莎莉老师所说,这一次讲座是对同学们启发极深的讲座,同学们在这一场讲座中学会了以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为基础的看待国际形势的新视角,这场讲座对同学们今后对世界的认识和自身的发展影响深远,这场讲座的内容及其中的思想精华值得同学们反复回顾。

学生反响及心得:

刘彦璐:919日下午,我院党委副书记、国际政治系系主任白云真副教授在学术会堂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理解中美经贸关系”的讲座。白老师从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中国辩证法、政治经济学、世界格局与中美关系变化、时势与中美经贸摩擦以及中国化解的中和之道这五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深刻、生动的讲解,旁征博引、融会贯通,使我站在专业的视角对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历史、成因、走向有了更加清晰地判断。作为一名国际政治专业的本科生、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个中国青年,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有责任去关注、研究中美经贸关系,也有责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立足现实为国家积极建言献策。

邹仪婷:在本次讲座中,白老师从多个视角解读了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既有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经济民族主义视角,又有强调制度的自由主义视角,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也是白老师最为强调的还属中国辩证法视角。白老师分别从事件本论义利、内外因时应势、顺势而为七个方面解读中国辩证法,指出中国思维与美国思维存在的差异,而中美贸易摩擦便是这些差异在行为逻辑上的具体反映。白老师的中国辩证法为我们理解中美贸易摩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诚然,中美在思维上的分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我们大学生更应该学以致用,透过现象看本质,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

尹燕斌:2018919日白云真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有关中美贸易的讲座。其中,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白老师解读的视角。白老师通过阐明中国辩证法的五大要素,构建了理解中美经贸关系的思维框架。中国辩证法强调“事件本体论”、“时”、“势”、“权”、“致”,义利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内外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时应势、顺势而为。中国与美国在思维方面存在的这种差异既反映在两个国家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同时也包括主观行动的逻辑。因而,中国要面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变化,一方面要从中国辩证法逻辑出发,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要从美国逻辑出发,从根本上认识到两国的差别,为两国关系的改善提出根本性建议。白老师别具一格的分析途径,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这告诫我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不能固守旧的思维逻辑,从新的角度上看问题也许会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