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1日,政府管理学院组织党员学习“首都大学生同上一堂脱贫攻坚大思政课”暨第十期北京市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
本次课程分“脱贫攻坚导论”、先进事迹宣讲”两个环节展开。在向同学们介绍了“脱贫攻坚”基础导论后,北京市“决战脱贫攻坚”百姓宣讲团6位成员来到直播现场,结合自身参与脱贫攻坚战役的经历,为同学们讲述了在脱贫攻坚一线经历的感人故事。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开展扶贫实地调研,完成近百份调研报告,用智慧推进可持续减贫;挂职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委常委、副县长赵可怀着赤诚的心帮扶赤城,以直播带货的方式宣传和打造赤城品牌;西城区陶然亭小学原校长刘建文退休后到山区支教,把助力教育扶贫作为自己的“新长征”;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张金康作为援藏医疗队的一员,克服重重困难为藏族同胞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北京桃谷新农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丹打开农产品销售新渠道,带领“桃农”用手机这个“新农具”发家致富;延庆区第一职业学校教师康柏利先后四次援疆支教,用点滴平凡的故事书写着援疆人的“不平凡”人生。
学习了本次课程后,同学们备受鼓舞,提笔写下心得,以下是部分优秀心得。
2020年全面脱贫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2013年在十八洞村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到全面脱贫攻坚工作中,到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都成为脱贫攻坚中的力量。终于在2020年中国实现了全面脱贫。
“精准扶贫”实现了因人因户施策,找准症结,精准施策,体现在解决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尺度,扶贫要扶到点上;开拓创新的进去精神是动力源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创新;创新体现在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扶贫机制,闽宁协作、两广协作等机制。在脱贫过程中形成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体现了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坚定决定,也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必要条件。党始终把不负人民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未来要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振兴,推动民族复兴。
这次特殊而有意义的脱贫攻坚思政课,让我对“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理解;黄文秀同志的扶贫事迹也令我获益良多,感叹于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脱贫攻坚的路上需要青年力量,希望自己以后能有机会帮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把人生理想写在祖国大地上。
今天观看了“首都大学生同上一堂脱贫攻坚大思政课”暨第十期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极为震撼。作为一名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我很庆幸,能够听到来自经历过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先进人物的历程与心得,能够再一次感受到在扶贫最关键的时期,来自教育、法政、高校、医务和科技界等诸多领域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各位扶贫人物的责任与担当,智慧与宣言,以及中共党员的拳拳报国之心。让我动容的是来自西城区陶然亭小学的刘建文老校长,扶贫先扶智,刘建文就是乡村教育脱贫路上的摆渡人,老校长发挥余热投身扶贫事业,承担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接地气,传信念,暖人心,把“首善标准”的精准教育扶贫落到了实处并取得了成效,是北京扶贫协作事业中亮丽的风景线。关于脱贫治理研究我们作为政管研究生也应该尽一份力,努力去做。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或者预备党员,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增加理论学习知识,关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事项。
建党百年之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将脱贫攻坚事迹带入课堂,有利于彰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与行动力,有利于树立青年学生的为民情怀,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铭记于心,以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命运,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