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62288697 61776130
学院网址:http://sg.cufe.edu.cn/
学科专业
本科:公共管理类 (包含: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
国际政治
硕士: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
博士:政府经济与管理,政府战略管理与绩效评价、
城市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介绍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创立于2006年,是我国继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之后成立的第三个政府管理学院。学院以中央财经大学优势学科为依托,着力打造具备“一流学科标准”和“中央财经特色”的政府管理学科体系,力争在高起点上建立一个有特色的、开放型的、国际化的研究型政府管理学院。
学院秉承“正气浩然,上善若水”的院训,以“立足中国管理实践,跻身世界一流政府管理学院行列,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卓越领导力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为使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教学科研岗教师47人(教授11人,其中院士1人、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22人,讲师13人),96%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超过66%的教师具有海外访学或研修经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获教育部优秀教师奖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人,获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及二等奖各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2人。教师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院校。
人才培养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卓越领导力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等部门培养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专业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或具有综合应用这些理论、方法和技术进行组织领导及决策的管理人才。
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的新形势,学院充分发挥特色学科和优秀师资的优势,建立了多学科、多层次、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探索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建立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大一实行公共管理学科通识教育,大二开始分专业培养。面向大二学生,成立保研考研、出国留学和就业实验班,实行差异化培养;开展各类学生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学院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模拟联合国大会”“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辅导班”“外事外交礼仪大赛”等品牌学生活动,为学生展现自我和团队风采搭建了丰富的平台。
截至2017年7月,学院已培养1530余名本科生、800余名研究生,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中有升,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其他知名企业。每年约50%的学生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
学术科研
学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出了一批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政府和社会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全院教师在《管理世界》《政治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千余篇,出版或参编各类书籍、著作、译著两百余部;累计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课题四十余项。《中国公共管理发展报告》和《中国政府管理年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在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界引起广泛关注。成立了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政府战略与公共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创办学术期刊《政府管理评论》。多项科研成果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国际交流
学院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定期与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开展学术与教学交流活动,定期邀请美国哈佛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俄勒冈大学等国外教授来院举办讲座和讲授公开课。鼓励学生通过校际交流项目进行长短期海外学习。2013年以来每年与美国休斯敦大学联合举办 “中美国际领导力研修班”。正在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国外高校合作建立本科生交换项目。
公共管理类
包含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城市管理三个专业。按照公共管理类录取入校后,先以公共管理大类模式进行培养,后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分流至公共管理大类下的各专业进行培养。具体分流事宜以学院最终公布的方案为准。
行政管理
专业简介
行政管理专业成立于2001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立足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真实实践,具备并能创造性地运用现代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知识的现代行政管理人才。本专业师资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新、国际化程度高,与美国、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多所知名大学保持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培养目标和理念
行政管理专业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和政府职能优化对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知识,能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公共行政学专业知识,能适应互联网、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新兴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培养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特别是能够承担公共部门行政管理任务的高素质、复合型、具有卓越创新精神和广阔国际视野的一流公共管理精英人才。
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
行政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专业大类。我院公共管理专业大类招生实施“1+3”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大类培养(1学年)+专业培养(3学年)两个阶段,其中大类培养阶段是指新生入学至第一学年结束不分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培养,从第三学期开始正式进入专业培养阶段。
本专业要求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以及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从事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政府绩效评价、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府采购、社会保障管理等研究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大数据与电子政务、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等现代政府管理研究工具与方法,具备运用这些方法分析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性思维,在学习和实践中产生独到见解;要求学生熟悉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相关政策法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卓越领导力。
主要修读课程
管理学 |
政治学原理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公共管理学 |
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统计学 |
公共政策 |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
行政法 |
公共经济学 |
电子政务 |
公共决策理论与方法 |
政府预算管理 |
政府绩效评价 |
政府采购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
公共管理学科导引 |
管理思想史 |
大数据分析与公共管理 |
社会学概论 |
专业外语 |
公共组织行为学概论 |
地方政府管理 |
公共项目管理 |
社区管理 |
社会保障管理概论 |
资源与环境管理 |
政府危机管理 |
政府规制 |
领导科学与艺术 |
公共管理定量分析 |
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依托我校经济学、管理学的学科优势,注重培养有财经特色的现代行政管理人才,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引领方向,具有强劲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实力。本专业在政府战略与绩效管理、公共政策与政府预算、政府治理与府际关系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学科优势,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等国家级课题,为各级公共部门提供战略绩效与决策咨询服务,并卓有成效地实现了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指导学生完成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项目,在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中屡获佳绩。
本专业致力于建立和开拓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渠道,已与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国际化教学和培养模式日臻完善。
就业深造
本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较高,就业率多年持续在较高水平。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银行、证券、国外NGO和咨询公司等机构。近年来,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升学率(国内读研和国外留学)近50%,每年均有多名毕业生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深造学习,并有多名毕业生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高校深造,学生们以其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突出而受到接收院校广泛好评。
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于2000年,2008年开始专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本专业立足我国公共管理实践,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专业知识,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实务与方法,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操作技能,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非营利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任课教师全部毕业于国内外重点大学,具有高学历和复合型特点,并且具有多年的政府、企业工作或咨询服务经历。其中,6人担任国家级相关专业学会(研究机构)重要职务,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政府采购、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旅游管理等领域的知名专家。
培养目标和理念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懂管理、懂经济、高素质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才。学生应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应用心理学、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文秘写作、计划组织、沟通协调等管理能力,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多种管理技术和手段,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
面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专业大类。我院公共管理专业大类招生实施“1+3”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大类培养(1学年)+专业培养(3学年)两个阶段,其中大类培养阶段是指新生入学至第一学年结束不分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培养,从第三学期开始正式进入专业培养阶段。
该专业的学生培养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为重点,注重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知识教学,重视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人文通识教育,重视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开设的主要修读课程如下:
主要修读课程
管理学 |
政治学原理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公共管理学 |
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统计学 |
公共政策 |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
公共组织行为学 |
公共经济学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
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 |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
公共部门薪酬与激励 |
人员素质测评 |
社会保障管理 |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
招聘与甄选 |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 |
社会心理学 |
大数据分析与公共管理 |
普通心理学 |
管理文秘 |
政府采购 |
管理思想史 |
领导科学与艺术 |
公共管理学科导引 |
社会学概论 |
公共事业管理 |
行政法 |
财务管理 |
金融学概论 |
证券投资学 |
会计学 |
中国税制 |
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依托学校的经济、管理学科优势,在拓宽和夯实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性教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技能培养。
本专业任课教师全部毕业于国内外重点大学,具有高学历和复合型特点,并且具有多年的政府、企业工作经历或咨询服务经历。其中,6人担任国家级相关专业学会(研究机构)重要职务,是国家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
就业深造
近三年以来,该专业毕业生升学率(国内读研和国外留学)近40%。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政府机关、非政府组织及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历届毕业生社会声誉良好。
城市管理
专业简介
城镇化是21世纪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病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专业人才,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本专业以“国际视野、战略前瞻、求实创新、公共价值、财经特色”五大理念引领人才培养,全力构建学生“分析研究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管理运营城市”环环相连的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技能体系。专业师资队伍全部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学府,实力打造具有财经特色城市管理专业,为满足国家社会发展迫切需求、促进城市规划管理走上科学轨道输送精英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和理念
城市管理专业立足我国城市管理实践需求,培养具有以管理学、经济学和城乡规划学等理论为支柱的宽厚知识基础,具备相较传统城乡规划与市政管理更加擅长面向经济、社会、土地、交通、住房、环境等城市关键领域可持续发展亟需的综合分析决策、战略规划管理、创新方案与政策设计、城市开发运营的精湛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管理思维+财经意识+理工技能”三位一体,既能通晓国际城市管理规律和规则,又能把握中国城镇化真问题及管理前沿,并顺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卓越的创新精神、广阔的国际视野、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和咨询机构等从事城市规划管理、开发运营与政策咨询工作的新型一流精英人才。
培养方案与主干课程
城市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专业大类。我院公共管理专业大类招生实施“1+3”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大类培养(1学年)+专业培养(3学年)两个阶段,其中大类培养阶段是指新生入学至第一学年结束不分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培养,从第三学期开始正式进入专业培养阶段。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城乡规划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技能,具备城市发展规划、运营管理、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主要修读课程
管理学 |
政治学原理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公共管理学 |
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统计学 |
公共政策 |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
城市管理学概论 |
城市规划 |
GIS与空间计量 |
城市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
城市开发与投融资 |
城市与区域政策 |
公共管理学科导引 |
中外城市发展史 |
城市设计基础 |
城市研究设计与写作 |
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 |
城市管理专业英语 |
城市品牌与营销 |
城市土地与住房管理 |
区域分析与规划 |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应用 |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
城市财政 |
城市产业政策 |
社区管理 |
资源与环境管理 |
政府危机管理 |
社会保障管理概论 |
公共经济学 |
金融学概论 |
政府招标采购 |
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和优势
城市管理专业立足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背景下公共管理视域中的城市治理需求,以“前瞻预测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专业分析能力、公正处理能力、共识建构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作为“思维-知识-技能”三位一体教学实践的能力目标,培养具备创新解决思维、科学研究素质、管理实践技能和国际化视野、独具中财特色的城市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在第二课堂教学中积极为学生提供城市实地考察与调研、学术创新活动指导、教学实践基地实习等专业知识技能锻炼机会。每学期均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带领学生对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文创园区、历史街区等城市管理重点领域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指导学生在全国高校“模拟市长大赛”、寒暑假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挑战杯竞赛、鸿基世业行业研究大赛等学术活动中取得佳绩。
本专业同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入联系,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维多利亚分校、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等,为学生成长提供发展通道。
就业深造
本专业近三年的本科毕业生中,超过50%被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南加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较高,主要就业方向是中央和地方各级城市规划与管理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城市开发与运营企事业单位以及城市公共管理与政策业务咨询机构。
国际政治
专业简介
本专业设立于2005年,是中央财经大学跨学科性特色专业。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大国崛起及其“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实践,本专业依托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等教研机构的博士组成的师资队伍,着力打造以国际政治经济学为主要教研内容的一流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和理念
本专业秉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适应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新变化与新趋势、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使命的战略需要,具有学术创新精神、全球宏观视野、战略谋划能力,既通晓国际政治规则,又懂得全球经济规律,从事贸易、金融、投资、发展、安全与战略等领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高素质创新型研究人才与领导人才。
培养方案和主干课程
本专业依托我校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优势,突出以金融、贸易、投资、发展、安全与战略等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在第一学年实施以经典阅读为主的通识教育,同时注重夯实人文精神、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意识与探索能力;第二学年伊始注重培养专业素质,提升学术素养与创新能力。
主要修读课程
世界经济史 |
微观经济学 |
国际关系史 |
宏观经济学 |
西方政治哲学导论 |
政治学导论 |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
国际关系导论 |
国际组织 |
外交学 |
中国政府与政治 |
全球政治经济学 |
经济外交 |
区域政治与经济 |
国际关系理论导论 |
国际法 |
国际关系经典选读 |
专业英语 |
中国政治哲学导论 |
当代中国外交 |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
中美公共外交 |
国际发展 |
政治经济学导论 |
对外援助理论与实践 |
国际金融政治经济学 |
能源与环境政治经济学 |
跨国公司与国际关系 |
贸易与投资政治经济学 |
当代战略研究 |
当代安全研究 |
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 |
对外政策分析 |
金融学概论 |
公共管理学概论 |
美国政治与外交 |
欧洲政治与外交 |
南亚政治与经济 |
非洲政治与经济 |
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以人文教育、跨学科学习与专业训练,使学生具备“修齐治平”的情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胸襟以及专业知识与能力。本专业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专业特色;以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跨学科理论和方法为专业优势;以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中外对外战略、金融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等具体研究议题为学术优势;以京津冀模拟联合国、外事外交礼仪大赛、实践教学、“经典思想与治国理政”与“读国学,学做人”读书会等为特色平台;指导学生发表多篇论文及多项国家级与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课题。
就业深造
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生兼备(国际)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学两个学科的跨学科优势,知识结构较为系统与全面,人文素质与专业素养较高,就业率多年稳中有升。近年来毕业生分别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继续深造,就职于跨国公司、银行部门、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等,呈现出以国内外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为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