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龙马奋进·校庆70周年学术系列讲座】国家安全与经济治理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大讲堂

[发布时间]:2019-11-13[浏览次数]:

119日下午,2019年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与政治学的文化建构”专题学术讲座项目资助的“国家安全与经济治理”的系列讲座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606举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赵柯副教授和中国石油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晓光博士就自己的研究领域作了主题报告。讲座由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白云真副教授、副主任江涛副教授主持,国际政治系副主任辛平博士、张鹏副教授、张旗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宋亦明以及国际政治系数十名学生参与其中

首先,赵柯副教授作了题为“致命的纠缠:中国与美元体系90年”学术报告。他将中国货币与美元关系的演变过程划分为白银镣铐1581-1934黄金时代(1935-1949愤怒孤立(1949-1978美元陷阱(1978-2012百年变局(2012至今)五个时间段并一一展开阐述在讲述百年变局(2012至今)阶段时,赵柯副教授认为,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提供安全资产的美国道路,二是提供独家产品的德国道路,而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还需行稳致远。提出,中国与美元体系的90年呈现出一种融入(1935)—脱钩(1949)—再融入(1978)的发展路径,未来是否会再次脱钩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接着,王晓光博士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国能源安全的政治经济学”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概念,指出一次能源具有更大的安全和战略意义针对目前学界关心的能源安全问题,王晓光博士指出,能源产业在所有工业部门中具有最长的产业链,客观上导致了能源安全形势的严峻。传统的能源安全三要素是生产端、运输端和消费端,而环境友好、社会责任、分配正义等新兴要素也正在使能源安全的定义更为多样化。

在讲解世界各地的能源消费结构时,王晓光博士结合大量可视化的图表生动地呈现出了石油的生产地与消费地高度不匹配而天然气高度匹配的规律。总结了共和国早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期”三个阶段中国能源安全的不同方针,指出共和国早期是能源高度安全化的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主要是通过“一亿吨”包杆、建立“三桶油”实现国内市场化和通过建立“四大通道”、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安全化,而“新时期”则是通过“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进一步实现市场化。

在自由提问与交流环节,赵柯副教授、王晓光博士和国政系师生中国对美元铸币税的计算、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选择、人民币是否应挑战美元霸权、美国私人公司在维护能源安全中的作用及页岩气革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讲座帮助同学们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维,不仅使学生了解到国家安全领域的研究前沿,也激发了学生关注和研究国家安全系列问题的学术兴趣,对我院国际政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